智慧邵阳县10月14日讯
金秋十月,邵阳县种植的洛神花迎来丰收季。当地积极推动洛神花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探索“油茶+中药材”的林下复合种植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邵阳县塘渡口镇,塘坪村油茶林下中药材及芳香植物试种科研基地、石梅村油茶幼林套种区里,洛神花正值采收旺季。田间地头,村民们穿梭在枝叶间,熟练地采摘着饱满的褐红色果萼,采摘、装袋、运输等工序有条不紊,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洛神花又名玫瑰茄,属药食同源植物,种植成本低、市场需求稳定。2024年,湖南中医药大学油茶林下中药材及芳香植物试种科研基地正式落户邵阳县,依托高校技术支撑,当地在油茶林下试种洛神花、射干、黄精等40余种中药材,探索出“油茶+中药材”立体种植新模式。
基地负责人 夏琳
“去年我们试种了一亩的洛神花,长势还可以,我们自己制成了干果销售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今年,我们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亩,预计今年可采收鲜果20余吨。”
为让洛神花的经济价值最大化,当地企业主动延伸产业链条。湖南辉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购置专业烘干设备,将新鲜洛神花加工成干果,通过门店零售、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拓宽销路,批量产品还销往邵东市廉桥药材市场,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链条,在保障原料新鲜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整体产值。
产业发展的红利,正惠及周边群众。为保障采收效率,种植基地联动村民设立了采摘、去籽、运输等20个零工岗位,吸引不少村民就近务工。
塘渡口镇塘坪村村民 夏顺娇
“在家里闲着,到这里来多少能赚点,为自己而努力,在这里很开心,我在这里做了两年了。”
如今,邵阳县以“短平快”的洛神花等中药材种植,弥补油茶产业见效周期长的不足,通过“以短补长”实现产业互补。依托产学研合作的科技赋能,当地正持续深化油茶产业与林下经济的融合发展,让特色种植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推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王 萍)
来源:邵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萍
编辑:夏洛菲
本文为邵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