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邵阳县7月11日讯
近日,邵阳学院“艺心”志愿者服务团走访邵阳布袋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唐平清,通过实地探访、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深挖其传承故事。
唐平清从1974年开始学习布袋戏,日常的演出场地就是“田间地头”他演绎功底深厚,演技精湛,吹拉弹唱精通熟练。走访过程中,唐平清简要提及了布袋戏的历史脉络以及工具,为学生们介绍了布袋戏木偶的制作过程,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老技艺在时代里的鲜活生长。随后,唐平清为志愿者们讲解了布袋戏的各式“乐器”。此次邵阳学院“艺心”志愿服务团的走访,不仅是对布袋戏传承创新的记录,更搭建起高校与非遗之间的桥梁。
邵阳学院学生 向凯
“刚刚跟着爷爷学习了布袋戏,给我体验就是这份非遗,这份布袋戏的传承是非常不容易的,学起来也是不容易的。它不是靠一时一刻就能学会的,它只能是经过岁月的沉淀、磨炼一点一点地学。而且,其中它有非常多的技法,这点是我们平常人所感受不到,做不到的。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需要把这份布袋戏给传承下去。”
邵阳布袋戏历史悠长,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布袋戏的道具品种样式繁多,最主要的是造型各异的木偶。在布袋戏最兴盛的年代,曾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著作里的部分人物木偶,还有狮、虎、马、龙等动物木偶,以及刀、斧、枪、棍等木制小兵器木偶。邵阳布袋戏曾在乡村一度倍受广大村民青睐与喜爱。2006年,邵阳布袋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健 王萍 刘鹤亮)
来源:邵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健 王萍 刘鹤亮
编辑:夏洛菲
本文为邵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