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网:放干鱼塘助抗旱的村支书很吃香 村民叫他“哈妹”

来源:红网 作者:刘飞 廖洁 编辑:redcloud 2013-08-15 08:19:03
时刻新闻
—分享—

放干鱼塘助抗旱的村支书很吃香 村民叫他“哈妹”

 

 

2013/8/14 21:47:21 [稿源:红网] [作者:刘飞 廖洁] [编辑:李艳华] 红网官方微博 红网新浪官微 红网腾讯官微
 

粟中情(左一)组织村民翻耕整理,与大家一起生产自救。

(粟中情(左一)组织村民翻耕整理,与大家一起生产自救。)

(粟中情在指挥翻耕干涸的荒地。)

  红网专题:湖南战大旱

  红网专题舍小家为大家——杜家毫赞村支书放干鱼塘抗旱保粮

  相关报道村支书为了村民抗旱保苗 放干自家鱼塘3万斤鱼被晒死
              村支书放干鱼塘为乡亲抗旱 杜家毫称赞“舍小家为大家”

  红网评论:省长杜家毫与村支书心灵共振的非常意义

       放水救灾,村支书的正能量值得激赏

       放干鱼塘为乡亲抗旱,“及时雨”村支书值得赞

       领导干部的“鱼干”换来老百姓的“心甘”

  红网邵阳8月14日讯(通讯员 刘飞 记者 廖洁)8月12日,湖南省邵阳县诸甲亭乡龙井村的旱情仍未缓解,在田间地头,一派“倒春耕”的景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村支两委的组织下,村民们顶着烈日,正在自家干涸的田地里除草翻耕,进行生产自救。
  
  他们发现,自己村里“受到省长表扬”的村支书粟中情,并没有因受到领导的关注而自喜,反而更加自觉地一头扎进为村民服务中去,想尽办法组织村民创收保产。
  
  “我就做了件很小的事,还老是让你们挂念,怪不好意思的。”见到记者的到来,正在与妻子段春香一起整理油茶树枝的村支书粟中情连连说。
  
  十余天前,为了保住乡亲们的中稻用水和收成,粟中情毅然将自家承包的小二型水库开闸放至最低水位,直至基本干涸,导致自己放养的近3万斤鱼因缺水被晒成了“鱼干”,直接经济损失达15万元。
  
  他的事迹通过红网的报道,很快引起了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的注意,并就此事专门电话邵阳县委书记称赞这位村支书。
  
  “哈妹支书”村里很吃香
  
  “今年天好旱,有‘哈妹支书’在,我们也没么子好怕的。”在翻耕现场,新屋组老农艾友田一提到粟中情,话头就停不下来。
  
  60多岁的艾友田说,“哈妹支书”是粟中情的小名,因为他小时候长得瘦小,性格内向,像个姑娘家,村里人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哈妹。(注:“哈”为邵阳方言,意为老实、傻)
  
  “这样叫习惯了,也亲切。”艾友田说,2005年,粟中情当上了村里的支书,大家一时改不了口,就一直喊他“哈妹”支书,粟中情也总是笑着答应。
  
  艾友田指了指翻了一半的旱土说,“按村里的意见,我们先把地翻过来,等时间一到就好栽冬枣与油菜。”
  
  “大家都喊我‘哈支书’,说明他们都把我当成自己人,跟大家沒有隔阂。”粟中情说。
  
  艾友田所说的冬枣是粟中情计划引进的沾化冬枣,为南方一些干旱地区栽种的一种耐旱水果树,具有产量高,好管理,投产快等优点,将有效弥补今年大旱给村民们带来的损失。
  
  驻村干部粟金荣表示,按照因旱灾失守面积来测算,目前全村适宜栽种冬枣与油菜的高岸田与山土面积有200多亩,现在积极响应的有70多户。
  
  带头致富不忘乡亲
  
  前些年,县里搞油茶产业发展,因为缺少劳力,村里的荒地谁都不愿要,为了完成县乡交下来的硬任务,作为支书的粟中情只得打起了朋友的“主意”,主动找来5位好友一起承包了村里500多亩的集体荒地,以村民出土地换股份的形式,成立了天龙油茶专业合作社。
  
  如今三年过去了,新栽的油茶树现在已经有50厘米高了,预计2016年挂果,按每亩产油20公斤计算,村里50多户入社群众每年可增收4000元。
  
  “我们‘哈妹支书’办事热心,做事有计划,发展有办法,大家都佩服他、信任他。”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支书朱志富介绍说,粟中情是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靠养猪和喂鱼发家致富的他,自己家里条件改善了,首先想到的不是去享受,而是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从2009年开始,4年时间里,他把村里的3位困难老党员与五保老人做为自己的爱心资助对象,每年都给他们送去500元生活补助。“‘哈妹’支书很关心我们,人又和气,对我好比自己的父亲一样,这些年来,我心理蛮感动的。”老党员唐德井说。
  
  在村民们眼里,粟支书平日不多言,但一开起会来,总有办法来说服大家。
  
  一位村民说,村里要是有矛盾化不开,只要他去做工作,一下就解决了,“带领大家发展经济,‘哈妹支书’最有办法,他以前经常在外面跑,消息很灵通,大家跟‘哈妹支书’干么子,一般都发财。”
  
  今年40多岁的村民粟恩祥,因为没有特长,家庭条件比较差。2007年,粟中情看他很勤快,毫无保留地把养猪技术教给了他,还帮他建起了生猪养殖场。5年时间不到,粟恩祥便脱了贫,现在他的养殖场规模比粟中情家的还要大,年出栏生猪约1100头了。去年,粟恩祥家里还买了小汽车,一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有了自己的产业,粟恩祥别提多高兴,一说起这个“哈妹支书”,感谢的话简直有一箩筐:“我屋里要是‘哈妹支书’不帮忙,还不知道要穷到么子时候,哪里还想开上小车。”
  
  在粟中情的带动下,龙井村目前有生猪专业养殖户11户,年出栏生猪3000余头。
  
  2012年,为了让村里经济继续发展壮大,脑子灵活的粟中情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从广州引回了一家占地面积3亩,总投资逾500万元的村办民营企业——风帆闸刀开关厂。
  
  目前,该厂已建成并投产,20多名农村妇女不用出家门便可实现就业,在能照顾到家庭的前提下,还能800多元的月收入。
  
  “不能老靠天吃饭,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要改变。”现在,“哈妹支书”粟中情心里正盘算着一个改变村里发展现状的计划:他想将村里后山1公里外的荒山搞坡改梯整理,以创办村集体经济农场的模式,由村民出山地与劳力,村委会来统一管护经营,集中力量发展油茶产业。
  
  “这样下来,全村至少可以再整理出600亩以上的新地来。全村每户刚好有1亩左右油茶林,老百姓有了保底产业,就不怕碰上大旱年。”粟中情说。

来源:红网

作者:刘飞 廖洁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邵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zgsyx.cn/content/2013/08/15/98401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