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村镇银行是湖南省第一家村镇银行,也是全国46家试点村镇银行之一。图/通讯员敬玉蓉)
红网湘潭3月30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周华平)金融危机下,各个银行不约而同捂紧了钱袋子,或坚守城市阵地。但有家银行却在逆风而上,筹谋更多的放贷,且立足于农村。
这是湖南省第一家村镇银行。
2009年3月26日,湘乡市村镇银行成立一周年。当日,银行再次与三家农村企业签下放贷之约。
湘乡市村镇银行是湖南省第一家村镇银行,也是全国46家试点村镇银行之一。
试水:村镇银行“站稳了”
提起村镇银行,全世界都关注一个人,那就是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享有“小额信贷之父”、“穷人银行家”美誉的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
30年前,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使400多万孟加拉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村镇银行纷纷试水。在经过一年的运作之后,2009年3月26日成立一周年之际,湘乡市村镇银行董事长旷跃宗表示,将在2009年设立村镇银行的分支,在城区和棋梓桥镇各设一个分支,村镇银行从县城走向乡镇。这对于湘乡市村镇银行具有重大意义:“站稳了,并将触角进一步往村镇延伸,与农户更亲近。”
特色:最“琐碎”的信贷科长
“张家的猪下仔了,有3头是母的。”“李家的树挂果了,估计收成达1万公斤。”“‘月亮岛农家乐’这个月收入不少”……湘乡市村镇银行副行长舒小刚每天牵挂的事不少。
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原本是湘潭市商业银行的骨干,服务于高端客户,而现在,他回到了乡村。
与他一批的,都曾是湘潭市商业银行的年轻精英。去年3月,这群银行精英被派到湘乡筹建村镇银行,开始了“最琐碎”的银行职员生涯。一开始就启用成熟的银行管理人员,启用成熟的银行管理模式,规避了之前外省一些村镇银行走过的弯路。
湘潭市商业银行派副行长旷跃宗为村镇银行董事长。旷跃宗意识到,他们正在参与一场伟大的试验——寻找具有商业吸引力的为村镇服务的金融模式。
他们试验的成功,将带动一个新阶层的致富。他们试验的模式,将在湖南乃至全国,无限次地复制。
速度:三天贷到150万元
村镇银行与其他银行不同的,首先是速度。
养猪大户刘卫全做梦也没想到:仅仅三个工作日,150万元现金就贷到了手。
刘卫全是湘乡市新乡路红仑村人。他2000年开始养殖生猪,去年3月,行情暴涨,他想扩张猪场,可尚有150万元的缺口。
3月28日,刘卫全到湘乡城内办事,路旁一家新开业的“店”吸引了他:村镇银行。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到湘乡市村镇银行咨询。没想到,三天后,刘卫全就拿到了150万元现金。
这是他有生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贷款,花了最短的时间。
因为独立法人的身份,村镇银行的优势十分明显,贷款门槛低:少到几百,多到百万,不需要复杂的抵押手续,甚至不需要抵押;灵活方便:两三天钱就可以贷到手。
村镇银行的出现,在金融土壤干涸的乡村,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效应:草根银行的“鲶鱼效应”
“我们走的是一条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走的、布满着荆棘的道路。”旷跃宗分析。长期以来,资金从农村向城市的逆向流动,造成农村地区经济“失血病”异常严重,农村经济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没见过这么好的银行。”在湘乡市东山办事处张江村,有一家新开的月亮岛农家乐,老板李海生在招牌上,特意写上:“村镇银行扶持单位”,以表谢意。
“3天,贷了10万元。”李海生伸出三个手指。
村镇银行的出现,很多人还是“不敢高攀”。为此,湘乡市村镇银行采取多种方式推介,同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对优质客户的争夺。
“说句实话,我贷过多次款,但是从没哪家银行服务这么周到快捷。”刘卫全说,现在一些银行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放下架子,主动上门来。
村镇银行“快速入侵”,其他金融机构也开始重新审视调整策略,鲶鱼效应开始产生。农村金融市场这块久不被看好的蛋糕,开始受到了多家金融机构的重视。
目标:要扶贫也要赢利
村镇银行究竟是扶贫还是商业行为?这是很多人质疑的一个点。
旷宗跃指出,“草根银行担负着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村建设的社会责任,理所当然有着扶贫的责任,但同时又是一种商业行为,必须以赢利为目的。”
前年12月,筹建工作正式启动。去年3月26日,湘乡市村镇银行正式挂牌营业。截至昨日,湘乡市村镇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8亿元,各项存款2.25亿元,贷款余额为1.12亿元。
“一年赢利、二年快跑、三年腾飞。今天,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第一步。”旷跃宗说,而金融危机也许更多的是机遇。他言辞中自信满满。
去年年底,就在各家大银行捂紧钱袋子的时候,湘乡市村镇银行出击了。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也可以质押贷款了!”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农民肖明求,获得了村镇银行2万元的低息贷款,抵押的正是土地流转的收入,他成为湖南省以土地流转收入作抵押的第一人。
青年农业创业贷款、农家子弟成才贷款、农资临时贷款等一系列农字号、小字号信贷产品全部出台,这些均是为农民量身定做的,门槛低,灵活。那些想从事种植、养殖、经商、农产品加工,而资金有困难的农民都可以“对号入座”,快速、便捷地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
金融危机之下,民工返乡潮中,村镇银行的这些政策,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金融危机的肃杀中,湖南版的“穷人银行”——湘乡市村镇银行的路越走越宽。
来源:[稿源:红网
编辑:王文洁
本文为邵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