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开展“订单文化”工作的通知

来源:邵阳县政府网站 编辑:王文洁 2009-09-28 00:00:00
—分享—
    

邵政办发〔200829

 

 邵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开展“订单文化”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场管委,县直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营造我县和谐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经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县开展“订单文化”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送信息和文化展览、展演、展播等活动,继承和发扬“布袋戏”、“踩高跷”、“扎故事”、“蓝印花布”等传统艺术,创造导向正确、群众接受、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

二、工作内容

开展“订单文化”工作,就是以文化中介组织为载体,引入现代营销理念,通过“订单”培育文化、通过文化引导“订单”,从而使市场对文化需求最优、最快、最大。主要任务是:收集单位、团体、个人的文化形态需求的信息,向其推介宣传和引导本地优秀文化,策划出最恰当的文化形态;对全县文化团体和个人建档造册,对他们的文化素质进行培训,文化格调进行规范,文化产品进行提升。由此,要形成邵阳县文化产品的基本目录;考虑文化需求方的实际需要、消费价格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将“订单”转给国有文化单位、民营文化团体和个人,同时加强业务指导和跟踪服务。

(一)组建“订单文化”中介机构

县文化局组建县文化合作社,各乡镇场文化站成立合作分社,重点建设好五峰铺、白仓两个文化合作社示范点。文化合作社对“订单文化”工作要明确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建立日常工作机制,统筹好辖区内文化市场工作。

(二)收集文化“订单”

一是广泛调查摸底,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订单文化”工作;二是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让群众了解“订单文化”工作,主动参与“订单文化”工作;三是加强文化合作社与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合作,形成稳定的文化合作关系。

(三)培养文化人才,创建文化“产品”

1、在今年5月底以前,对全县文化部门、文化团体、文化大户、文化能手进行一次摸底,建立“订单文化”人才库、节目库和相应的视频、图文资料。

2、在今年7月对全县民间乐队、剧团统一登记发证,并举办全县文化骨干和文化经纪人业务培训班。

3、在今年8月举办一次全县才艺大赛(含器乐、歌舞、书法、绘画、文艺创作)。

48-9月,组织专门人员创作排演长达2小时的“夫夷风”地方大戏。

(四)开展好文化进基层、进市场工作

1、在今年5-6月,配合湖南祁剧院到各乡镇场开展巡回演出。

2、奥运期间举办全县民间职业剧团文艺调演。

3101-7日举办庆祝建国59周年暨改革开放3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

411月份组织布袋戏、踩高跷、变脸等专业表演团队赴广东、广西等地开展送戏慰问老乡活动。

5、继续开展广场“周周乐”、剧场“月月红”等文化活动。

6、全面实施农村电影放影工程,年内为农民免费放映电影7572场。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订单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李军任组长,胡春香、朱清平、郭振业、刘卓骏、莫警、谢瑞雄任副组长,杨卫东、朱纯、唐荣贵、陈舜田、肖卫东、尹华强、袁哲生、黄建民、向爱民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谢瑞雄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陈鑫雄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地点设县文化局。

(二)强化舆论宣传。县内报刊、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加大“订单文化”宣传报道力度。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拓宽社会互动渠道,不断提高群众参与“订单文化”的积极性。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树立我县良好的文化形象。

(三)建立联动机制。要将“订单文化”工作与新文明活动、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县文化局要加强整体谋划,注意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县广电局要加强宣传,为“订单文化”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县文联要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创作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丰富“订单文化”节目库;民政、财政、公安、工商、物价、电力、城管等部门要加强配合,为“订单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四)加强文化队伍和阵地建设。加强文艺队伍和文化经纪人的业务知识、市场意识、法规常识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业务强、管理精、作风硬的“订单文化”队伍。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内改造维修好邵阳县祁剧院,完成县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县级分中心建设;新建白仓、塘渡口、五峰铺、黄亭市、九公桥、塘田市、下花桥等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完成63个农家书屋建设。

 

 

 

   邵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00八年五月十九日

来源:邵阳县政府网站

编辑:王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