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邵阳布袋戏 永不落幕的独角戏

编辑:王文洁 2009-10-31 18:45:49
时刻新闻
—分享—


▲刘永安给记者演示木偶表演

 


▲《西游记》正在上演,刘永安躲在布帷的后面操作

 


▲高约1.5米宽约0.75米的戏台被保存在县文化馆里


□ 本报记者 申文珍
通讯员 尹国省 文/图

  一副戏担,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千军万马,铁马金戈,妆男扮女,出出进进,搭台收场,全靠艺人一个人手、脚、口、舌并用,十指灵活调度。这就是邵阳县九公桥镇白竹村燕窝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戏。
  见到布袋戏第18代传人刘永安时,这位64岁的老人正在自制戏曲口哨,他对记者咧嘴一笑,黝黑的皮肤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布袋戏只传男不传女,只传内不传外,这是祖上的规矩。不过,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可以破例了。”原来,刘永安最近收了4名外姓弟子,而且有一名女弟子,这可是几百年来没有的事。

真正的独角戏

  布袋戏是以祁剧唱腔为主,风格清新、古朴、纯真,自成流派。
  刘永安坐在戏曲台子里,前面一块幕布挡住脸,上面刻有艺人奉为祖师爷的福、禄、寿三神像,前台立有两根龙凤戏柱,戏台下面四周用邵阳蓝印花布制作的被套围成帷幕。构成戏台的还有一条特制的长条木凳和一根扁担。刘永安就坐在这条木凳上,长条木凳上有10个小孔,设计有敲打锣、钹、钞、铛和鼓的机关,机关用细绳可以牵动,刘永安就用脚套上细绳开始表演。
  只见孙悟空几个筋斗云翻上台来,并呼呼生风地舞动金箍棒,伴随着一长串的清唱,故事开始了。不一会,孙悟空和妖怪打起来,一时间,各种乐器响起,口哨声、骂声、吆喝声百千齐作。刘永安的双手套着不同面具的木偶,不同的兵器在十指上飞花,他的嘴里不但要唱,还要不时地吹口哨,模拟各种声音,不到10分钟的时间,刘永安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听着他悠长清脆的唱腔,记者也不禁沉浸于西游记的神话故事里。
  “这是真正的独角戏,所有的乐器一个人搞定,所有的道具一个人搞定,所有的声音一个人搞定,就连所有的木偶也是一个人搞定。”刘永安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地介绍道,原来布袋戏的每副戏担有36个小木偶,按四生六旦四净二末一丑和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牛魔王、山鬼、马面、牛头、三眼神、关羽、张飞、包公、钟馗等13个特制木偶,另加狮、虎、马、鼠、龙、蛇等6个动物木偶的角色配制,还有刀、斧、枪、棍、剑、箭、耙等木制兵器一应俱全。
  “这些道具全是你自己雕刻的吗?”记者摸着一个个小木偶,好奇地问道。
  “哎,可惜了,我们这个戏申遗成功后,有一天我的小木偶全部被偷了,那些全是祖师爷传下来的,制作精细得多,现在的全是我雕刻的,模样还可以,你看!”刘永安说着右手套起一个孙悟空给记者表演起来,你还别说,看似简单的木偶里面还有大学问呢,孙悟空的眼睛在转动呢!
  原来一般的木偶头高3寸,用樟木或柚木雕成,中间镂空,可以像手套一样,套在手指上,脸上彩绘成各式人物形象,眼珠和口舌用活动机关控制,按照剧目人物形象的不同配上发饰、头冠、胡须和戏眼。
  “你口里的哨子怎么这么小,是怎么做的?”记者发现刘永安对这个口哨爱不释手。
   “这个我们叫它‘叫子’,是用两片猪小腿骨磨制而成,长5厘米,宽3厘米,中间有一薄钢片,用细线绑好,含在口中就能吹出各种音乐和叫声,还能扮演男女之声,老幼之言。”刘永安自豪地说道。

一担傀儡随处行

  “我从27岁开始正式跟我父亲学唱布袋戏,到了文革时停唱了10年,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布袋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一天可以赚20多块钱,相当于现在的五六百啊。”刘永安乐呵呵地回忆道。
  “最多的时候,一天演几场?”记者问道。
  “最多是4场,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刚刚改革开放,一场戏5元,一天可是20多元,那时的肉才1块钱一斤啊!”刘永安不禁陶醉在回忆里。他说两年他家就砌了新的红砖房。
  “唱一场要多久?你连唱4场不累啊?”记者很好奇。
  “一场戏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当然累,但是看到有那么多人捧场,我们还是能一天坚持唱四场。”刘永安介绍说,他们经常打着赤膊,腰间围一条长汉巾,汉巾湿透了还没有演完一场戏,因此他们经常是农历9月后出门,到第二年3月才回家,中间就在家休息,播种的时候在家种田。
  刘永安介绍,那时唱的传统剧目都有《封神榜》系列剧、《西游记》系列剧目、《三国演义》、《说唐》、《三侠五义》、《水浒传》、》《华山救母》、《白蛇传》、《喝酒》、《扬孝打虎》、《滚绣球》、《卖余粮》等,以武打戏、鬼怪戏、滑稽戏居多。
  刘永安说,每一曲戏他都要尽力演好,因为这就是招牌,观众记住了,下次再演他们就会知道剧情,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不过,看戏总是老年人多,青年人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戏也越来越难唱下去了,一是我们自己年纪大了,二是电视电影的发展,已经很少有人愿看我们的戏,也很少有人再懂得其中的韵味了。”刘永安告诉记者,当年他们白竹村有110多副担子上云贵,下湖广,去浙江。清嘉庆年间邵阳著名诗人邓大猷曾这样描写:“梨园子弟不知耕,一担傀儡随处行,但过重阳风雨后,村村演戏赛秋成。”
  1959年9月,族人刘恒贵随中国木偶艺术团出访捷克斯洛伐克表演布袋戏《打白骨精》,获得巨大成功。布袋戏就是从这里开始广为流传。2005年8月,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了邵阳布袋戏专题节目,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关注。

乐于传承

  据白竹村燕窝岭刘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兵荒马乱,战事连连,为避战乱,刘姓祖宗胜公携家眷肖氏二子,肩挑布袋戏逃难至宝庆南路燕窝岭定居,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布袋戏从胜公传至“永”字辈,共18代。
  六百余年来,刘氏子孙一直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把布袋戏作为族人谋取生计的看家手艺,世人相传。刘永安的父亲是第17代传人,当年也只有他父亲和族亲刘恒贵是继承人,后来父亲将手艺传给了他,因为他是家中长子,族兄刘永章是另一位继承人,现在只有他俩是布袋戏的最后传承人了。
  “布袋戏最关键的是口传心授,我都是我父亲一手一手教会的,要学好真不容易,没有两三年是不可能学会的。”刘永安说,当年父亲传授时,有句话一直让他记忆犹新——布袋戏是“穷人的出路,富人的败路”。因为演戏比做买卖好,不要进货,不要什么本钱,也不会有什么风险,同时可以游山玩水四处游走,因此刘永安很乐意接受父亲的安排,他也因此深深迷上布袋戏,一生执爱都不悔。
  “我现在都天天在家唱,因为戏曲就是这样,不练就会忘得快,不练就会唱不好。”
  “现在听说你收了4个外姓弟子?”记者探究道。
  原来刘永安在当地文化馆的安排下,收了4位徒弟,其中还有一位女弟子,这是600年来第一次破例,问他为什么肯放下祖训,他说:“2006年我们的布袋戏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的骄傲,是我们邵阳人的骄傲,为了将这一遗产传承下去,我很乐意教他们。”
  刘永安说女弟子唱起来会更好,因为女子的声气好,唱腔也会好些,只是这个活干起来很累,耗费许多体力,而且这四位弟子年纪都偏大,他同时也会去民间寻找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孩子来学,因为这个年纪学最好,不管怎样,他都希望布袋戏能在他和族兄的手里得到发扬光大,得到传承保护。
  现在邵阳县文化局也正在极力抢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每个月给刘永安开600元工资,请他在当地文化馆每月教5天课。
(稿源:湖南工人报)

编辑:王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