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邵阳县五丰铺“扎故事”民间艺术奇葩

编辑:王文洁 2009-10-31 18:44:54
时刻新闻
—分享—

  扎故事,顾名思义就是用“扎”的艺术把某戏剧故事的主要人物刻画出来,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她又是一种高空艺术,要把剧情人物上下叠起,扎在长4米、围14厘米的铁杆上,而铁杆又插在长、宽、高各1米的彩箱上,再由八个壮汉抬着沿街表演,演员离地面最高的5米多,最低的也有1.5米。演员是清一色的童男童女,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有胆量,扮相好, 而且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和在高空中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一般来说入选率是8%,也就是说一百个小孩当中只有8个能选上。扎故事之所以被人们青睐,与其要求严格是分不开的,其特点是“惊”、“险”、“奇”。

  民间老艺人们利用杠杆、力学原理,在“扎”字上下功夫、作文章。如《白蛇传》中,许汉文站在彩箱上手举花篮,而青儿脚站在篮子边缘,手拿雨伞轻松亮相,更奇的是白淑贞脚点伞缘,腾云驾雾,使人惊叹。其实这并不是孩子们有什么飞天功夫而是老艺人们巧妙地把他们“扎”出来的。真脚藏起来,假脚动起来,真臀坐起来,假臀跷起来……观众们黑压压的一片,个个目瞪口呆,赞叹不已。

  其实在这一片赞扬声背后,老艺人们流过多少汗,挨过多少饿,受过多少气, 因为每次训练都是一件复杂繁锁的事。一是集体行动,一个台箱演职人员至少需要三十多人,有抬的、演的、上扎的、保护的、导演的……缺一不可; 二是为小演员化妆、上扎、卸装、下扎时间长,不能急,稍有不慎,就有出危险的可能; 三是艺人们面对面训练小孩表演距离远(一个在杆上,一个在地面),长时间地抬头望,大声喊(不然听不清),使之头痛、嗓哑; 四是两边要有几个壮汉手拿长竹杆,长时间地进行保护。每训练一次就要3—4个小时, 因为上下扎太费功夫, 时间太长,耽误吃饭是常事,再则都是自愿参加的公益活动,没有任何报酬,听些风凉话,受些气,特别是来自家里人的埋怨也是常事,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冬练“三九”、夏练“三署”,反复训练精益求精。经常是以精湛的技艺服务社会,赢来声望。

  从扎故事的发展史来看, 已有两百多年了,有她的辉煌,有她的坎坷。祖辈们创造这门民间艺术就是为民间各种重大节日庆典活动服务的。相传繁华的五峰铺某天突遭大火焚烧,这时仁慈的“火神菩萨”显灵,及时搭救黎民,才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人们为感谢“火神”,特修建“三星庙”一座, 内供“火神”尊像,并定每年6月19日火神生日举行扎故事进行庆典。开始以街段为单位,选出街长,组织艺人,群策群力,规定每街段表演一天,隆重纪念, 以谢“神恩”。据县志记载: “扎故事又称扎台戏,流行于五峰铺镇。相传农历6月19日为火神菩萨的生日,当地居民为消灾祛难,每年6月19日至24日以扎故事来祭祀火神,活跃市场”。此活动代代相传,流行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级社、高级社的建立,64年大办民兵师……曾多次现场表演,赢得好评。十年浩劫中扎故事被划成“四旧”、“迷信”一类,打入“冷宫”,服装道具一毁而光,损失惨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 民间艺人不负重托,不惧劳累, 自筹资金,添置道具,在充分继承、挖掘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改进工艺,提高技巧,重现“扎台”。1990年9月9日举行了盛大的扎台戏表演庆祝活动,领导、群众观看着这支久违了的艺术奇葩,无不欢欣鼓舞,锣鼓声、欢笑声汇成一片,在聚积的人海上空久久回荡……老艺人们泪流满面,露出灿烂的微笑。此后市、县及境内凡有重大庆祝活动, “扎故事”就成了其核心表演节目。多次受到各级政府表彰,民众青睐。特别是在邵阳市雪峰蜜桔节和市2500年城庆活动中,小演员们的高难度表演征服了省、市领导和观众,并获特等奖和集体一等奖。1999年11月,湖南卫视专程来到五峰铺镇做专题采访;并在湖南卫视专题播放。2001年台湾相关文艺杂志社发表题为《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一文,介绍五峰铺镇扎台戏的渊源及现状。 由于五峰铺镇民众崇尚文化艺术,紧跟时代步伐,镇内群众文化生活充实,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因此,2001年被省评为“百优群众文化艺术之乡”,2003年被誉为全省“百强宣传文化站”称号。

  扎台戏是五峰铺镇人民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创建的民间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陶冶人民情操,引导民众积极奋进上起着重要作用。愿这朵泥土芬芳的花朵,在各级人民政府和大众的浇灌、呵护下,开得灿烂、迷人……

编辑:王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县新闻网首页